湛卢剑,剑之成也,精光贯天,日月争辉,星斗避彩,鬼神悲号。
湛卢剑,剑之出也,发及锋而逝,铁近刃如泥,举世无可匹者。
湛卢者,五金之英,太阳之精,出之有神,服之有威。
湛卢者,光华无可比之森冷耀然,刃锋无可比之犀利凛然。
湛卢:天下第一剑也。
湛卢:五大盖世名剑之首也。
湛卢:王者之剑也。
湛卢:诸剑之王也。
湛卢:仁道之剑也。
湛卢:仁者无敌也。
湛卢……
湛卢……
这些都是属于它的称谓,是属于它的光辉,是属于它的荣耀,而我……
今时今日,我虽是它的主人,却被叫着和它一样的名字……
湛卢……湛卢……
你是我手中之剑,不知我、是否也是他们手里的剑?
“逍遥我亦餐霞者,十年云卧湛卢下。斗间瞻气有双龙,人间何处问欧冶?欧冶一去几春秋,湛卢之剑亦悠悠。”
湛卢宝剑失传已久,而今重现,究竟是意味着什么?
又为何认我做它的主人?
…………
注:
《越绝书?外传记宝剑》中有载:昔者,越王勾践有宝剑五,闻于天下。客有能相剑者,名薛烛。王召而问之,曰:“吾有宝剑五,请以示之。”薛烛对曰:“愚理不足以言,大王请,不得已。”乃召掌者,王使取毫曹。薛烛对曰:“毫曹,非宝剑也。夫宝剑,五色并见,莫能相胜。毫曹已擅名矣,非宝剑也。”王曰:“取巨阙。”薛烛曰:“非宝剑也。宝剑者,金锡和铜而不离。今巨阙已离矣,非宝剑也。”王曰:“然巨阙初成之时,吾坐于露坛之上,宫人有四驾白鹿而过者,车奔鹿惊,吾引剑而指之,四驾上飞扬,不知其绝也。穿铜釜,绝铁□,胥中决如粢米,故曰巨阙。”王取纯钧,薛烛闻之,忽如败。有顷,惧如悟。下阶而深惟,简衣而坐望之。手振拂扬,其华捽如芙蓉始出。观其釽,烂如列星之行;观其光,浑浑如水之溢于塘;观其断,岩岩如琐石;观其才,焕焕如冰释。“此所谓纯钧耶?”王曰:“是也。客有直之者,有市之乡二,骏马千疋,千户之都二,可乎?”薛烛对曰:“不可。当造此剑之时,赤堇之山,破而出锡;若耶之溪,涸而出铜;雨师扫洒,雷公击橐;蛟龙捧鑪,天帝装炭;太一下观,天精下之。欧冶乃因天之精神,悉其伎巧,造为大刑三、小刑二:一曰湛卢,二曰纯钧,三曰胜邪,四曰鱼肠,五曰巨阙。吴王阖庐之时,得其胜邪、鱼肠、湛卢。阖庐无道,子女死,杀生以送之。湛卢之剑,去之如水,行秦过楚,楚王卧而寤,得吴王湛卢之剑,将首魁漂而存焉。秦王闻而求之,不得,兴师击楚,曰:‘与我湛卢之剑,还师去汝。’楚王不与。时阖庐又以鱼肠之剑刺吴王僚,使披肠夷之甲三事。阖庐使专诸为奏炙鱼者,引剑而刺之,遂弑王僚。此其小试于敌邦,未见其大用于天下也。今赤堇之山已合,若耶溪深而不测。群神不下,欧冶子即死。虽复倾城量金,珠玉竭河,犹不能得此一物,有市之乡二、骏马千疋、千户之都二,何足言哉!”
元代湛卢书院山长杨缨亦写到:“欧冶子挟其精术,径往湛卢山中,于其麓之尤胜且绝者,设炉焉。取锡于赤谨之山,致铜于若耶之溪,雨师洒扫,雷公击劈,蛟龙捧炉,天帝装炭,盖三年于此而剑成。剑之成也,精光贯天,日月斗耀,星斗避怒,鬼神悲号,越王神之。”
而传闻欧冶子铸成此剑时,不禁扶剑泪落,因其终于圆了自己毕生的梦想,铸出一把无坚不摧而又不带丝毫杀气的兵器,正所谓仁者无敌,故而湛卢剑乃是一把仁道之剑。
明代冯梦龙所著的《东周列国志》中写到:湛卢剑“乃五金之英,太阳之精,出之有神,服之则威”。
《东周列国志》亦有写到:湛卢宝剑铸成,越王视之为国宝。越国被吴国攻灭,吴王阖闾获此剑。但有一天此剑忽然不见了!而某日在楚昭王的枕边突然发现这把寒光闪闪的宝剑。相剑者入宫解谜道:此乃吴中剑师欧冶子“湛卢”宝剑,吴王无道,杀王僚自立,又坑杀万人以殉其女,吴人悲怨,岂能得此剑?比剑所在之国,其国祚必绵远昌炽。楚昭王大悦:“此乃天降瑞兆也!”
遂有人道其就像上苍一只目光深邃、明察秋毫的黑色的眼睛,注视着君王、诸侯的一举一动。
君有道,剑在侧,国兴旺。
君无道,剑飞弃,国破败。
唐朝诗圣杜甫的《大历三年出瞿塘峡久居夔府将适江陵》中咏道:“朝士兼戎服,君王按湛卢。”
西晋左太冲的《吴都赋》中亦有提到:“吴钩越棘,纯钧湛泸。”
湛卢剑几经辗转流传,据说唐时为薛仁贵获得,后传到南宋抗金名将岳飞手中。绍兴十二年(1142年),岳飞父子遇害后,湛卢剑不知下落。
本文以湛卢剑为引,实为一部古装架空小说,故事内容纯属虚构,如有雷同实属巧合。
评论
0
点赞
258
0
月票
0
收藏
22
花贝余额不足,请立即充值
打赏成功